辦事統計數據:2023年2月行政審批辦件量77件
為確保四川水利高質量發展“三年上臺階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,全面提升2023年水利發展年度目標任務質效,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半年沖刺節點的關鍵時期,水利廳于6月20日組織召開第三次廳機關職工(擴大)會議,提早梳理總結上半年各項工作,認真查找“十大提升”存在差距,提早謀劃和安排部署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時期水利重點工作,拼出了四川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。水利廳黨組書記、廳長郭亨孝出席會議并講話。他要求,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,持續深入推進主題教育在四川水利系統走深走實,團結一致、齊心協力,勇擔四川現代化水利改革發展重任,聚焦大工程、深化大改革、強化大保障,全面推進四川水利高質量發展。
向家壩灌區北總干渠一期一步工程最高渡槽
——會詩溝渡槽首跨槽身澆筑成功
會議指出, 在廳黨組帶領下,上半年全省水利干部職工搶抓機遇、攻堅克難,工程規劃建設提速增效,水利投融資再創新高,水權水價改革創新突破,新農水建設持續深化,水發都發能力提升成效明顯,大型灌區“一體化”改革縱深推進,水文水資源和節水工作全面加強,防汛抗旱保供穩步推進,河湖長制工作有力有效,水利水電移民工作深化實化,機構人事得到優化提升,水利基礎條件全面夯實,黨建工作縱深推進,基本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,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。
都江堰外江灌區春灌場景
會議強調,要堅持大工程、大改革、大保障一體推進。大工程就是以重大水利工程為“牛鼻子”,增強跨流域跨區域水資源調配能力;大改革就是要對制約水利發展的體制、機制、模式等開展歷史性變革、系統性重塑、整體性重構,為水利發展注入不竭動力源泉;大保障就是建立資金項目、機構人事、制度保障、作風能力等方面的支撐體系。大工程是發展生產力,起牽引帶動作用;大改革是調整生產關系,是水利主要抓手;大保障是要素支撐體系,為前兩者保駕護航,三者互為協同、相互作用。要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為“牛鼻子”,以水權水價改革為“動力源”,著力破解水利發展的短板和掣肘,堅持“三大舉措”同向發力、齊頭并進,全面推動四川水利大發展。
會議要求,“三年上臺階”總體任務已進入收尾階段,要聚焦全面達標,緊扣工作重點難點,全力沖刺、全面發力,確保高質高效完成。一是高質量辦好文會工作。推動盡快出臺《全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》和《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方案》,啟動籌備全省水利發展大會工作,籌備召開黃河流域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等各領域的現場會、推進會和座談會;二是全力推動引大濟岷順利開工。牽頭抓好引大濟岷工程可研階段工作,抓緊補充完善環評論證材料,做好投融資改革和資金籌措,加強開工前各項工作準備;三是加快面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。加快推進亭子口灌區一期等43個在建大中型工程建設,全力完成全年落實資金520億元、完成投資450億元的年度目標任務。四是統籌防汛減災和蓄水保供。準確把握旱澇并重、旱澇急轉特點,重點加強非傳統環節風險隱患排查,深化運用“大水調”機制,全面做好防汛、抗旱、蓄水保供和大運會涉水保障等工作;五是全面推進鄉村水務建設。加快農村供水工程建設,豐富拓展第一二批44個示范縣建設成效,由點及面全面鋪開試點示范工作,加快開展光伏提灌探索實踐,協同解決群眾飲水和莊稼灌溉“兩個用水”問題;六是大力推進水權水價改革。推進改革向深水區邁進,深化課題研究與試點示范,盡快形成一批理論成果、制度成果、實踐成果,著力在水利工程分類水價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方面形成“基本模式”+“補充”的制度體系;七是深化實化河湖長制工作。持續深化河湖長制六項機制,縱深推進“5+9”重點工作,強化跨界河湖巡查、協同治理,推動長江黃河流域長久安瀾;八是做深做實水利水電移民。聚焦效率提高、效果提升,完成移民規劃基礎工作,完善移民安置規劃相關機制,在年底前移民工作全面跟上水利工作步伐;九是改善提升水利辦公環境。全面推進廳機關整體搬遷、河湖中心清江大廈和水發集團科創中心等項目建設;十是全面筑牢水利發展基礎。加快“5+1”基礎工作,構建職能運轉高效協同貫通的組織人事體系,完善提升“5+3”制度體系和涉水法治建設,做好資金保障,有力支撐“十大提升”任務圓滿完成。
會議還傳達學習了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精神。
水利廳黨組成員、廳領導、廳級干部就相關工作作情況匯報,廳機關干部職工和廳直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