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觀新聞記者 邵明亮
12月18日,南充市儀隴縣思德水庫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一期建設現場,新建及整修后的渠道令人耳目一新,這個總投資1.7億元的中型灌區改造項目,在國債資金的支持下開足馬力,僅用5個月時間,就完成全部建設內容,為明年春灌提供了堅實供水保障。
同一時間的川南大地上,向家壩灌區北總干渠一期一步工程正在緊鑼密鼓開展充水試驗,全面檢驗工程輸水能力和設備性能,為即將到來的正式通水進行最后的準備與沖刺工作。川南的內江、自貢等地群眾喝上優質金沙江水,不久后將成為現實。
水利之興,折射國家之興。即將過去的2024年里,水作為戰略性經濟資源,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愈發凸顯。當前,四川新一輪水利建設及改革熱潮的掀起,不僅成為穩當前的發展之計,更成為利長遠的戰略部署。
大興水利
水網建設全面提速,水利投融資延續增長向好態勢
2024年,是四川水利確定的“項目建設年”,也是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設的關鍵之年。
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首條高瓦斯隧洞全線貫通、568個國債水利項目實現全部開工、黃石盤水庫通過下閘蓄水階段驗收、魯班水庫完成除險加固后恢復蓄水……從年初到歲末,無論是大水網還是小農水,四川水利建設戰線捷報頻傳、全面提速。
新年伊始,水利廳黨組向全系統發出“大興水利”的動員令。翻開最新成績單,截至11月底,今年四川已落實各類水利投資610億元,已超過去年全年。
正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老吳壩渡槽。四川省水利發展集團亭子口公司供圖
這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投入——
2022年,全省完成水利投資469億元;2023年,這一數額突破600億元。今年,四川水利投資有望再創新高,力爭達到650億元以上。可以看出,四川省水利投資的增長勢頭仍然強勁不減。
水利關系國計民生,水網建設功在當下、利在千秋。
從架構上,《四川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》為四川擘畫了“六橫六縱”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,并提出加快形成“系統完備、安全可靠,集約高效、綠色智能,循環通暢、調控有序”的水網體系,到2025年,水網骨架布局將基本形成。
水利大省的努力,也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可。今年7月,四川被水利部納入全國第三批省級水網先導區,承擔起先行先試、引領發展的重責。當前,全省各類在建水利項目達2471個,總投資2922億元,規模空前。
據水利部測算,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資1000億元,預計可以帶動GDP增長0.15個百分點,新增就業崗位49萬個,并有力拉動鋼筋水泥、機電裝備等上下游產業鏈發展,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。
“2024年全省重大水利工程數量之多、投資規模之大均前所未有。”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當前水利建設全面提速,意味著形成了更多的實物工作量、帶動了更大的投資效益,正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牽引。
與此同時,面對水利建設巨大的資金需求,今年以來,四川堅持“兩手發力”,持續拓寬水利建設資金來源。一方面,積極爭取公共財政加大對水利的投入;另一方面,通過創新投融資機制,積極拓寬債券、金融信貸和社會資本的融資渠道。
充水試驗期間的向家壩灌區北總干渠一期一步工程。四川省水利發展集團向家壩公司供圖
向“深水”行
改革成效凸顯,為水利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
1037單!2736萬元!6193萬立方米!
12月19日,記者點擊進入四川省水權交易網絡大廳發現,四川水權交易總數近日悄悄突破了1000單大關,且交易范圍已覆蓋全省18個市(州)。而在2022年8月前,上述數據都還是“0”。
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,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,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。其中,“推進用水權市場化交易”是一項重要內容。
“2024年是四川水權交易‘全面開花’的一年。”水利廳水權與水價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,如果說兩年前的改革還是探路,那今年四川水權水價改革則已然進入深水區。
面對挑戰,如何向“深水”行?
一年來,四川水利通過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交相互饋,“研究—試點—制度—示范—推廣”漸次推進的水權水價改革工作格局已成功構建。
在全國第一大灌區——都江堰灌區,作為全省首批水權水價改革試點單位,今年灌區水權交易總量較去年增長10倍以上,還積極探索水權交易的各種新模式,如完成首筆由多家單位聯合組成轉讓方的水權交易,開創灌區內不同性質間水權交易的先河。
今年都江堰灌區水權交易量比去年增長10倍以上,圖為都江堰內江總干渠。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供圖
“深化水權水價改革,對統籌協調保障多領域用水,解決水資源供需不平衡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”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還將持續深化、細化該領域改革舉措。
冬至前夕,位于武引灌區內的綿陽市游仙區仙鶴鎮,田間油菜長勢喜人。種糧大戶楊彩利高興地說,今年夏天水稻收成大大超過了他的預期。原來,2024年是武引灌區“一體化”改革全面完成后的首個春灌,供水效率較之前大幅提升,灌區提前半月“關秧門”(指水稻栽插結束)。
今年,四川大型灌區改革得以持續深化,重點在體制機制、技術手段等方面展開。截至目前,全省6個省直大型灌區因地制宜制定灌區安全管理、計劃用水、水費收取等制度200余項,都江堰灌區、長葫灌區、玉溪河灌區和武引灌區已創成省級標準化管理灌區。
不僅如此,2024年,水利科技與法治保障、水利發展基礎條件提升、四川水利發展集團平臺建設等全省水利各項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,有效推動了四川水利的高質量發展。
治水興川
強化供水保障,以水安全護航地方各項事業發展
今年8月,持續高溫加上高峰水廠每天約2000立方米的取水量,讓位于廣元市昭化區的高峰水庫水位持續下降。
“到9月初,高峰水庫蓄水量僅剩四成,但我們心中不慌,因為隨時可以從嘉陵江提水,保障水廠正常供水。”高峰水廠廠長吳濤介紹,穩定的水源建設讓他們對保障供水更有底氣。
高峰水廠,是四川推行縣域城鄉水務一體化建設成效的縮影。今年,在省市資金的支持下,高峰水廠得以建成投用,并配套了從嘉陵江提水的水源工程,供水保障能力顯著提升。
“水利要服務好地方發展。”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。今年,水利廳印發《四川省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》,提出加快全省農村供水從“有沒有”向“好不好”,“優不優”向“強不強”轉變,全面提升農村供水保障和服務水平提供了政策支撐。
供水安全的背后,是糧食安全和經濟安全。
受前期旱情影響,今年前6個月,四川水利工程總蓄水量一直低于多年同期,給全省生產生活供水保障帶來不小壓力。進入主汛期后,全省經歷多輪強降雨天氣,給水利工程適時增加蓄水帶來機會。
“我們堅持科學精準調度水工程,積極備戰迎峰度夏。”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通過實行“一縣一策”“一庫一策”精細調度,穩步增加工程蓄水,到7月底,全省水利工程總蓄水量超過了多年同期,給全年保供添了底氣。
今年10月下旬,武都水庫提前完成全年蓄水目標。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運管中心供圖
例如,2024年,全省6個省直大型灌區有效灌面近2000萬畝,今年春灌期間供水約23億立方米,連續四年實現滿栽滿插;抗旱輸水數億立方米,助力地方糧食穩產增產成效明顯。
今年8月,水利廳公布了最新的四川省水資源公報,也再次印證了水資源對地方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。相關數據顯示——四川省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42立方米,比全國少了4.9立方米;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2.4立方米,比全國少了11.9立方米。
“這些數據表明,四川用等量的水資源產出的經濟價值高于全國平均水平,各地用水效率可以說是穩步提高!”水利廳水文水資源處(四川省節約用水辦公室)相關負責人說。
按照《四川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》,到2035年,全省規劃水網建設將數倍于當前,總投資達9000億元,屆時,四川水安全保障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。
水利事關戰略全局、事關長遠發展、事關人民福祉。接下來,如何更好服務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、服務于全省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、服務于市縣發展需要,成為四川水利人面臨的新的時代課題。
但無論如何,蜀人治水的傳奇,仍將延續……
【未經授權,嚴禁轉載!聯系電話028-86968276】
2022年,全省完成水利投資469億元;2023年,這一數額突破600億元。今年,四川水利投資有望再創新高,力爭達到650億元以上。這個真的是讓人歡欣鼓舞,熱血沸騰。??????????????????
太棒了,水利越來越受到重視了!